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

【顧爾德的三十二個短篇】 Part I


這一陣子,反覆觀看這部有如迷宮一般的傳記電影,發覺顧爾德應會偷笑,因為有這麼一位才華洋溢的本國籍導演Francois Girard為他潛沉多年拍了這部片子。

有關音樂家的傳記電影其實不少,但很少有如這位鬼才導演Francois Girard這般採用如此大膽的型式,把顧爾德的傳記電影分為三十二個短篇來拍。關於「32」這個數字,顯然是受到他最有名的巴哈郭德堡變奏曲所影響,因為郭德堡變奏曲恰由「32」段所組成。

想當初,我對於這32個段落的相互關係理不出頭緒,幾經整理,發覺還算是一部「編年史」。Francois Girard依照顧爾德一生的大事記先後鋪陳,中間夾雜著記錄片,那是顧爾德友人們(含小題琴家曼紐因)的訪談回憶錄。

這部片子曾獲93年加拿大精靈獎(相當於台灣的金馬獎)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攝影、最佳剪輯獎,以及93年多倫多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。

在1999年,Francois Girard回顧這部他的成名作,說了下面一段話:「Gould was a very rich, very good subject. I was fascinated by the mystery around his work and life, and that fascination only grew. And I believe that the film protects that mystery — I hope, nourishes that mystery — more than explaining it. I didn't want it to be explicative or reductive. If it works, it's as a further resonance of who he was and what he did.」

對於這麼一部大有來頭的電影,以下是我的閱讀筆記:

01 Aria 顧爾德在極遠方,背景是極白的雪景,他緩步向前,直到成為半身特寫才停格,顧爾德對於廣大寒冷的北方,一直有著非理性的嚮往,而加拿大的地理背景正好提供 了得天獨厚的環境,這也是加國政府視他為國寶的原因之一。


02 Lake Simcoe 顧爾德的童年,以第一人稱帶他的成長,他的媽媽是鋼琴啟蒙老師,他在識字以前先認識音樂。背景音樂:Prelude From Tristan Und Isolde,我們看到了在收音機前,沉醉於華格納的「崔斯坦與依索德」前奏曲的年少顧爾德。這是導演的伏筆,因為華格納創作此一鉅作的1865年,正是 日後顧爾德對演奏曲目報持特異觀點的分水嶺。顧爾德當然是巴哈的信徒,但他對二十世紀初新維也納樂派,甚至理查史特勞斯的晚期作品倒是抱有極高熱情。除此 之外,他對蕭邦、舒曼、甚至貝多芬晚年的作品均有微詞,對於莫札特的鍵盤作品更是退避三舍。

03 45 Seconds And A Chair 顧爾德坐在一張椅子上似笑非笑、注目沉思。導演或在暗示陪伴他演奏生涯的唯一一張椅子。這張椅子是顧爾德父親手工打造,即使經年磨損,顧爾德依然堅持用 它,即使是海外旅行演出。因此才有顧爾德獨特的低矮坐姿,或有人稱他為「鍵盤上的大爬蟲」。背景音樂 Invention No.13 In A BWV 784。
PS:這篇是多年以前的舊文 ,Part II似乎遺失了,但,對這個Blog而言是新的開始。從youtube找到ㄧ些後面的片段,大略補充一下:


漢堡某旅館,片尾的女傭發現,LP的封面,正是顧爾德本人......

卡車司機休息站
顧爾德旁聽週遭顧客的家常對話,交錯之間,各有線條,一如對位法,音樂與語言,他似乎找到了連結......